你还记得上次踏入菜市场是什么时候吗?或许久违,心生怀念;或许初探,感慨熙攘;或许常往,图个新鲜实惠。不论怎样,菜市场总能勾起诸如“市井温情”、“烟火气息”等美好联想。
这不仅是卖菜之地,更是上世纪的记忆延续,五金、理发、配钥匙、缝补等社区服务一应俱全。叫卖声此起彼伏,讨价还价声声入耳,寒暄问候温暖人心。人们周期性小聚,半熟成友,共享“邻里”身份。菜市场的亲民价格、新鲜果蔬,予人满足与安心。那简单色彩与喧嚣人声,足以让人收获生活的安全感。
正因如此,热爱市井烟火之人,每到新城必先探访菜市场,愁绪万千者亦能在此寻得慰藉。然而,将菜市场全然视为效率与加速时代的避风港,却非全然准确。毕竟,其货物亦难逃现代社会的轨迹。我们或已淡忘,作为食材流通的终端,现代菜市场的形态与运作,亦是时代的烙印。
在中国,菜市场遍布大小城市,镶嵌于街巷之间,是滋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。在90年代“超市革命”波及到中国时,一些研究曾预测菜市场将被无情淘汰。然而,三十余年后,中国菜市场并未被超市取代,即便面临新零售冲击,仍稳居食物分销系统关键位置。
为何超市革命的预言在中国落空?菜市场何以在中国生生不息?
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“新鲜”的食物消费文化。
有数据显示,超过九成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极为重视“新鲜程度”,将其视之为好品质的代名词,六成七的消费者认为菜市场的食物比超市更新鲜。为求食材新鲜,即便工作繁忙,仍有不少人坚持每日前往菜市场采购。
“新鲜”意味着接近自然状态的原真食材,既关乎时间也关乎味道。时间上,新鲜强调即时性,食材从产地到餐桌的时间越短越佳,如广州人偏爱的活鱼现杀。同时,新鲜也强调时令与本土性。味道上,鲜味被视为中餐的第五味,源于食材本味,白灼清蒸最能保留其鲜。菜市场,正是获取此类新鲜食材的理想之地。
菜市场的“新鲜”也是一场感官盛宴。清晨时菜市场已热闹非凡,新鲜蔬菜、肉类、海鲜琳琅满目,摊贩的叫卖声、蔬菜的泥土味、鱼肉的腥味交织成独特的“烟火气”。
消费者需充分调动五官,通过观察、嗅闻、询问、触摸来判断食材新鲜度。老顾客更有一套私人法则,能精准识别本地菜,因其运输距离短,更新鲜且风味更佳。网购虽便捷,却缺乏菜市场挑拣的感官体验。
菜市场的新鲜不仅是文化建构,也是其特殊经济生态的产物。由个体商贩经营的菜市场,为吸引顾客,他们竞相提升食材新鲜度,不惜辛劳凌晨进货。此外,菜市场在食物系统中的灵活性,使其食材新鲜度远超超市。中国独特的新鲜食物消费文化与菜市场生态系统相得益彰,共同维系着这份对新鲜的执着追求。
菜市场的现代化转型,让年轻人的烦恼终结在这闹市
菜市场在面临基础设施老旧、经济效益边缘化以及年轻消费群体流失三大挑战时,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变革能力。
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菜市场采取了多种现代化转型模式。
对市场环境的改造升级,极大地改善了菜市场的购物环境,还融入了智慧化的管理手段,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,也使得摊贩、市场经营者都能受益。
对市场产品品质的提升,优化市场内部经营结构,部分菜市场也转变为“高级菜市场”,提升食品的品质和差异化程度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。
对市场业态的融合升级,强调菜市场作为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回归。通过套嵌餐饮区、配套鲜花店、烘焙、咖啡馆等设施,以及选址紧邻中小学、社群服务中心等方式,菜市场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者,还成为了社区居民共享共建的社交空间。这种转型模式使得菜市场不仅是一个买卖菜的地方,更是一个具有社区归属感和社交功能的场所。
如今在菜市场,从入场到结账离场,整个过程不需要过多“语言”了,菜价公示清晰明了,没有讨价还价和“踩坑”风险,哪怕是社恐年轻人来逛逛,仅仅扫一眼就能“价比三家”了;手机支付也有整有零,即便失去了抹掉零头的机会,摊主也会适时地塞上一把小葱。
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年轻人选择到菜市场终结烦恼,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所,哪怕只是闲逛,瞧见那么多绿的、红的、黄的丰富食材也足以使人感到满足了,既有怀旧意味的文化体验,也有全新的购物趣味性。
一条充满历史感的巷道、一间承载着工业记忆的厂房、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市场……城市的气质和底蕴,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载体中。菜市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见证着城市的繁华与变迁,承载着无数居民的记忆与情感。在向商业中心转变的过程中,菜市场要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与生活气息,融入现代元素,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需求的同时,还能够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,吸引更多人前来探访与体验,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。